第一百三十二章 两看相厌-《侯爷贵性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刘沆听了这赞美,笑了笑,又问道:“不知道君实对这几刊上的,那的文章,有什么看法?”

    司马光不疑有他,坦然道:“此人笔参造化、倒峡泻河,文章通达古今,又深入浅出,读来使人甚觉酣畅淋漓……”

    他想了想,犹豫道:“晚生有句话,不知当讲不当讲。”

    刘沆笑道:“君实无需顾忌,不妨直言。”

    “贵刊的四位主笔当中,‘汴河愚公’开门见山、字挟风霜;‘城北智叟’旁征博引、闳中肆外;‘树人先生’立论新奇……唯独这位‘甫介’,兼上述四位的优点而有之,且文章引述的事例,包罗万有,‘甫介’其人,想必学富五车。”

    司马光说着,一边又观察着刘沆的神色,看他并不不犹之色,于是放胆说道:“晚生以为,论文笔、论立意、论学识,以‘甫介’为最佳。”

    “嗯,”刘沆点头认同:“此人才学确实是一流。”

    他转头望向庭院,食指不规则地敲打着栏杆,缓缓摇了摇头,又悠悠地说道:“君实的《四豪论》《十哲论》,本座亦曾读过……”

    “晚生荣幸之至。”

    “那……‘甫介’文中的观点,君实又有何看法?”

    “不认同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司马光挺直了身板,神色坚定地道:“晚生认可其学识,却不认同其观点。”

    刘沆意味深长地看着他,说道:“愿闻其详。”

    “他所言的‘有司必不得已,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,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’,晚生以为,非但不能解决当下常平仓的弊陋,反而会因失去对官吏的监管,从而更加祸害百姓。”

    刘沆微笑着,眼神里带着无法掩饰的赞赏。

    司马光又说:“欲则不达,‘甫介’所言之事,太急进、太冒险,晚生实在无法认同。”

    刘沆验证了心里的想法,便不再绕圈子,直接说道:“《汴京小刊》正要增设一个新闻部,专职负责新闻撰写、编辑。”

    “新闻部?”司马光隐约猜到刘沆的意图,有些激动。

    “本座想邀请君实担任新闻部编辑一职。”

    司马光直觉得心花怒放,他一刊不漏地读了《汴京小刊》许久,这段日子,也正琢磨着起个笔名,然后写几篇社论去投稿一下,却万未料到竟有机会担任编辑一职。

    于是连忙答应道:“承蒙阁老赏识,晚生恭敬不如从命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十二月廿二的午后,寒风“呼呼”地咆哮着。

    司马光下了马车,只觉得冷冽的风,如针一般地刺着自己的肌肤。他将冬衣紧紧地再裹了裹,把手捂到嘴边,呵了下热气,才暖和一些。

    本来,他应该跟着刘沆一同前来的,让刘沆为自己引荐编辑部的成员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