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九章 苏子瞻-《侯爷贵性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苏轼喃喃地复述了一次王安石的诗句:“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”

    他赞叹道:“好诗!好诗!”

    又问:“王先生可有下半句?”

    王安石摇了摇头,坦白道:“一时想不出来。”

    他也回问道:“子瞻,你可有灵感?”

    “王先生此诗看似简单随意,但寥寥两句,便将这数株白梅的形态展现得惟妙惟肖、晚生才疏学浅,实在想不出下半句。”

    苏轼谦虚地答道。

    陈慥笑说:“子瞻也是文采风流之人,何不也赋诗一?”

    苏轼想了想,又凝望着那寒梅,忽而灵光一闪,脱口而出道:“寒梅似与春相避,未解无私造物情。”

    “好诗!”王安石赞道。

    与他纯粹描写景致的“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”不同,苏轼这半句诗,是从事理的角度来展现梅花的姿态。

    “这半句诗角度新颖独特,某甚是喜爱。”

    “王先生谬赞了。”

    “可有下半句?”

    苏轼也摇了摇头,苦笑道:“晚生也是一时想不出来。”

    他反问王安石:“不知道先生可有灵感?”

    王安石也再盯着那寒梅沉思。

    片刻,就在他正要开口之际,忽闻得柴珏在身后唤道:“三位早安,怎么你们都这么早?”

    “三殿下!”

    三人向柴珏问好道。

    苏轼问他:“殿下怎么也这么早?”

    柴珏苦笑说道:“昨晚根本没睡,天亮了之后,就更睡不着了,倒不如早些来看看。”

    众人看到他眼眶下面厚重的黑影,知道他所言不虚,不由得感到好奇,却又不知从何问起。

    王安石望了望柴珏身后,寻不着“乐琅”的踪影,不禁好奇:“安国侯呢?”

    听闻这几天,他们两人都一同跑遍汴京各大商号,去“拉赞助”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