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过如此-《侯爷贵性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距离日暮,还有很长时间。

    乐琅又说道:“宋辽的互市,不过是冰山一角。”

    “冰山一角?”

    司马光凝视着乐琅,表情似乎是抓不住要领一般。

    王安石先明白过来:“和大宋有交易来往的,不止辽国。”

    “西夏、大理、吐蕃诸部、回纥,东面的倭国、高丽,南面的交趾、占城……”

    乐琅如数家珍一般,修长的手指灵活地伸展着。

    数着数着,几乎把十个手指都用上了。

    “还有,与这些小国有来往的,那些我们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地方,兴许都有大宋的铜钱流通呢。”

    “哈,哈哈!”

    司马光忧极反而笑了出来。

    不怪他的。

    此事,实在太过滑,太过稽荒诞了。

    “所以,大宋铸造的铜钱,竟是诸国通用?”

    “何止通用,”乐琅冷笑道:“像倭国、高丽、交趾、占城这般蕞尔小国,并没有本国的钱币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“你可知道为何偏偏是两浙路‘自来号称钱乏,今者尤甚’,福建路‘极于近岁,人情疑惑,市井萧条’?皆因此两地与高丽、倭国往来最甚。以倭国为例,其商船过温州、台州、福州、泉州之境,摆泊于海涯。沿岸富豪之民,公然与之交易。”

    在场的众人大多并未去过两浙路或者福建路,只得静静听着乐琅娓娓道来:“倭国货船多有珍奇,诸如漆器、硫磺、木材、刀具等,凡值一百贯钱者,宋钱十贯可得之;凡值千贯钱者,宋钱百贯可得之。一贯之数,可以易蕃货百贯之物,百贯之数,可以易蕃货千贯之物。倭商以高大深广之船,一船载运数万贯钱而去,试问岂能不致使‘公私上下,并苦乏钱,百货不通’?”

    王安石负手长叹道:“铜钱原为大宋宝,四方蛮夷皆用之。”

    “大宋的钱,远远比你们想的要好用。”乐琅站了起来,说道:“入蕃者非铜钱不往,而蕃货亦非铜钱不售。这几年与各国货物往来愈增,然而,朝廷上一次铸造新币是几时?”

    司马光猛地抬头盯着乐琅,瞳孔无可抑制地缩紧,急急地喘着气,皱眉道:“是……三年前!”

    “确切来说,”乐琅漫不经心地说着,眼神里满是戏谑:“是岑德平一案之后,朝廷就没有铸币了。官家到底在忧虑什么,你如今该是明白了吧?”

    崇宁十四年,户部侍郎岑德平贪墨三百万贯,被满门抄斩一案。

    司马光自然也联想到此事。

    那三百万贯,至今下落不明。

    满朝文武对这桩案子却是讳莫如深,皆因但凡牵扯到的人,都没有好下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