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六章 鸟尽弓藏-《侯爷贵性》
第(2/3)页
庞籍细细看那信中的这个字,果然现了端倪。
真迹里的“榷”字,竟是个错别字。
那右边“隺”的旁边,并不是“木”字旁,而是一个“术”字。
他微微一惊:“这……”
官家道:“关怡兴的父亲单名‘榷’,他为了避其名讳,逢写到这个‘榷’字,都会多加那么一点。”
殿内的炉香,交织成一种让人安宁的气味。
丁香、荳蔻。
杭菊。
还有麝香与佩兰。
庞籍却怎也静不下心。
一阵冷风穿帘而入,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寒意。
“朕最好奇的是,”
官家笑得温柔可亲,如同在说笑一桩无关痛痒的闲事:“丞相难道不知道这事情?”
是的,他不知道。
和兵部大部分的世家子弟不同,关怡兴身世平凡,据闻其家中只是寻常商户。不过此人聪敏玲珑,又擅于钻营,加之对吕夷简曲意逢迎,得以在兵部青云直上。
正正是因为他不涉及朝中的世家,庞籍才选的他来构陷。
万未料到,千算万算,竟是挂万漏一。
——“关怡兴克扣军饷既是证据确凿,已经足够治罪,少保何苦非要和那事情牵扯上?平白脏了自己的手……”
乐松的这句话,如同一个过了时效的讽刺,让庞籍忽而记起。
他的手情不自禁地握成了拳。
沉吟片刻之后,他定了定神,轻哼了一声,冷笑道:“真是可惜,若非崇文院的那场大火将关怡兴一案的文书都烧毁殆尽,官家定能还他一个清白。”
既然官家想要过桥抽板、兔死狗烹,他也无惧撕破脸皮。
是,是他陷害关怡兴的。
那又如何?
这桩事他做得滴水不漏,就在关怡兴满门抄斩后不久,收藏百官奏折的崇文院便“无缘无故”起了一场大火,与此案有关的文书证据一律化作了烟灰。
死无对证,他就要看看官家拿什么来翻案,拿什么来要挟自己。
寻着些许蛛丝马迹,就想借题挥?
用这样的小手段,就想叫他退让?
天真!
想到这里,庞籍心里顿时放松了下来,忍不住笑出了声音。
“官家,”他道:“今日你我所谈之事,臣权当未曾听闻。明日早朝,臣自会保奏赞同易咏棠所言。”
言毕,他起立正衣,准备告辞。
“丞相且慢,”官家也不恼,依旧微笑着说道:“有一个人,朕想你见一见。”
第(2/3)页